如何解决TPU热塑性聚氨酯粘模问题
TPE和TPU软胶材料在成型调试过程中,粘模是比较常见的问题,特别是在材料硬度比较低时,粘模成为了加工最大的难点,主要有主流道粘模和产品粘前(母)模两种情况
一、主流道粘模
主要的解决方案如以下几点:
1.因为软胶材料的特殊性,模具表面越是光滑,吸附力越大,这点和硬胶材料正好相反,所以可以把浇口衬套进行放电加工,保留一定粗细的放电纹,减小流道的吸附力;
2.流槽顶针采用流槽销式样的倒扣形状,增加拉流道的力量,不用担心有了倒扣,流道会取不出来,因为这是软胶,当然,倒扣的角度可以从小做起,慢慢实验,如果采用一般的Z 形针,有可能拉力不够,导致流道粘母模。
二、产品粘模
1.公模尽量抛光成镜面,增加吸附力,这点也是和硬胶树脂相反;
2.公模的拔模角度可以适量做小,或者干脆不做拔模,如果允许的话,甚至可以做逆拔模;
3.顶针头部可以加十字筋条;
4.从成型工艺方面考虑,可以母模接高模温,公模接低模具;
5.调整材料的配方,将注塑加工温度调低。
6.成型前,在模腔内打脱模剂。
通过上述方案,材料(软胶)的粘模问题基本可以解决。
备注:
①正常情况下是软胶注塑后制品粘后模上,但有时因为材料、工艺参数设定或模具设计原因,制品会粘在前模上,难以脱模,甚至将制品拉变形或拉损伤。
②台湾日本的一般叫公模和母模,香港的一般叫前模和后模,其实公模=后模,母模=前模,国内还有叫动模和定模的。
相关资讯
同类文章排行
- 《热塑性弹性体在汽车领域大显身手:TPE、TPV、TPEE、TPO、TPU各展所长》
- 《TPE/TPR配色生产常遇色差难题,五大原因及解决办法全解析》
- 《TPE/TPR成型多样,超声波焊接成新热点,物料选择是关键》
- 《导电TPE:突破高电阻难题,性能独特且加工有讲究》
- 《SBS基TPR鞋底料:认可度攀升、共混改性关键及原料性能影响剖析》
- 《热塑性弹性体行业恶性竞争下,TPE配方设计特点、原则与流程揭秘》
- 《“橡胶黄金”TPE材料:应用领域广泛,前景无限光明》
- 《TPE、TPR鞋底材料:性能卓越、成本可控,优势尽显获认可》
- 《从雨刮器发明史到TPV材料应用:探寻汽车雨刮器的材料奥秘》
- 《玩具安全警钟长鸣:PVC 玩具隐患多,TPR 材质成安心之选》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